夏令营首页 城市
军世纪特训夏令营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00-4539
您现在的位置:乐淘冬夏令营 > 军世纪特训夏令营 > 新闻动态 > 军世纪特训营: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军世纪特训营: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编辑:乐淘冬夏令营发布时间:2020-04-15 10:57:16阅读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了中国家庭教育中的普遍模式。有关教育者对于隔代教育的有关探讨也越来越多。隔代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本文针对隔代教育的现象所产生的利弊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年轻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这时,照料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上。同时,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出于对子女的关心或者出于对孙辈的喜爱,也主动地提出带孩子。这就形成了隔代家庭的结构,也产生了“隔代教育”。

  在当今家庭中,有不少儿童与祖辈,即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与自己的父母的关系却显得疏远的多,许多孩子甚至将自己的父母当成陌生人一样。这使得父母无法与孩子亲近起来。原因在于“隔代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促使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与祖辈却是朝夕相处。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出现。

  如今,隔代教育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受到了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密切关注。人们开始讨论隔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发挥隔代教育的可取之处,屏弃其弊端。当今,我们最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来纠正隔代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什么是隔代教育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在中国的多数家庭中,年轻的父母将自己的孩子的生活、教育的责任交托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而老人由于闲赋在家,也乐于代劳。这样的现象被称为“隔代教育”。而从广义上来讲,隔代不一定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之同辈的老人(包括年纪较大的保姆)来肩负照料孩子的生活,承担教育责任的现象也可被称为“隔代教育”。

三、隔代教育在现阶段的表现及成因

  (一)隔代教育在现阶段的表现

  在幼儿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今天,家庭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可是,在幼儿园家长接送的时段里,在幼儿园召开的家长会、家长学校的活动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年老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幼儿园。可见,目前祖辈养育孩子或者年轻父母与祖辈共同养育孩子的家庭已占相当多的比例。现如今,“隔代教育”几乎成为中国现代大多数家庭教育模式中的主要形式。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孩子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越来越普遍。

  1.隔代教育在城市的表现

  现代城市生活的工作压力也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城市中的年轻父母通常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养问题。他们通常在忙于工作的时候,将孩子交与孩子的祖辈照料。据调查,我国城市里有50%的幼儿是以祖辈养育为主的。

  在城市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以下几种情况:

  (1)在幼儿园的接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接送幼儿的家长群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相应的,在大多数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活动中,多数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有的孩子甚至只有年老的保姆陪伴在身边。

  (2)同样,我们可以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父母一直比较忙碌,他们干脆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家中,让孩子与他们一起生活在一起。假期偶尔去看看孩子。最终导致孩子与自己的父母关系十分生疏。

  (3)一些城市家庭在实行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非常心疼孩子。他们害怕孩子在外面玩耍是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或者遇到危险,便将孩子长期困于家中,自己陪孩子在家玩耍。最终导致孩子行为与思想上出现问题。

  例如,一名14岁的初二女孩孤僻不爱与人交往,思维偏执,父母与她沟通也很困难,受到父母批评,就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哭诉父母的不是,或以不上学向父母示威。据女孩的父母说,孩子10岁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怕孩子被别人欺负,实行“封闭式管理”,又非常溺爱她,结果成了现在这样。

  2.隔代教育在农村的表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我国轻壮年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者亲戚抚养,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留守儿童成了各地基础教育的盲点。他们年龄小,自立能力差,缺少应有的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处于空白,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失学、辍学、犯罪等。这不仅影响到这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曾有人对某中学的55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父母都在家的为36人,父母只有一方(大多数是母亲)在家的为73人,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有12人,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的为11人。留守学生已达到了35.2%。这些留守学生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对学习和生活缺乏自信心和热情,造成了学习成绩查,不良行为多、厌学倾向严重等诸多问题。

  (二)隔代教育的成因

  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发现隔代教育现象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开始讨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隔代教育在中国家庭中如此盛行?俗话说的好“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什么样的因造就什么样的果。”任何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种种原因。经过多方查阅资料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我认为造成“隔代教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

  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许多年轻的父母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事业。尤其是许多的白领夫妇,他们根本无暇照顾孩子。小明的父亲是一家公司的领导,他长期出差在外,而他的母亲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夫妻俩都为工作而忙碌,常常一天都不回家。因而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小明,只好将他送至奶奶家居住。

  2、因患病,伤残等身体状况或因下岗而导致的经济能力不济。

  一些家长由于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长期患病或者是伤残人士。他们连照顾自己都困难,更不用说是照顾孩子。所以祖辈义不容辞的担任了教养孙子的责任。

  另外由于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能力不佳的父母只好下岗待业在家或者选择去打工。这样的家庭的经济能力都十分不济,他们无法负担孩子昂贵的教养费用。加上他们需要为钱奔波,根本无法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所以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选择将孩子送至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家中。

  3、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紧张。

  经有关的数据调查显示,隔代教育在单亲家庭中尤为突出。在离异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推脱彼此的教育义务,导致孩子最后只能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我的一个朋友叫做晶晶,她就是生活在一个单亲的家庭中,她的父母在她上小学时离异。不久,他们又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将她托付给外婆,有空就去看看她。走时给许多钱给晶晶当作是生活费,却从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也不关心她的生活。而晶晶的外婆由于年纪较大,根本没有精力去管教她。晶晶总是在外游荡,无所事事。最终导致她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4、出国工作,读书或到外地工作。

  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出国工作或者出国进修。这样的情况下是根本不会有时间照顾孩子的。于是将孩子交给祖辈照顾是大多数父母的最佳选择。因为祖辈是自己的长辈,值得他们信任。

  5、怕费神,图省事,年轻父母无经验或希望保留两人世界。

  如今的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自己的父母的宠爱下成长的。这使得他们根本不会照顾别人,更不要说是说要照顾一个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了。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他们的父母也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更不放心他们照顾自己的宝贝孙子(女)。自然到最后,他们就承担了孙子(女)的教养责任。

四、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当今社会,隔代教育受到人民的普遍关注.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以下隔代教育的利于弊。

  (一)隔代教育的弊端:

  1、祖辈的过于溺爱导致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

  祖辈们已经完成了教育自己子女的任务。而对于自己的孙辈的教养上,大多数人是抱着宠溺的态度。他们认为,我们已经老了,而孩子还小,我们作为祖辈,没理由"得罪"他们。再者,孙子又是爷爷婆婆们又一代血脉的传承,在他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宝贝,加上老人心理上会有一些顾忌--若出差错,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们总让孩子处于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因此,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他,有时连父母正确的批评教育,他们也要进行干涉,帮其辩、偏袒,弄得父母都束手无策。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转。时常陷入了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中。他们平时生活上都异常节俭,决不肯浪费一分钱,但是,只是孙子说一声要钱,他们便十分慷慨,要多少给多少,不会去追究这些钱到底是买了学习用具还是去买了不干净的小食品,甚至用了进了游戏厅、网吧。有的爷爷婆婆,就算是有时孩子进入了游戏厅、网吧,他们知道后,也不会告诉其孙子其中的危害,气急了也只会轻描淡写地说一顿,过后不会调查此行为是否改正。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经常会出现一两道孩子的“专利菜”。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又会出面干涉。时间一长,孩子会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人人都得听自己的,稍不合心意就大哭大闹。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老人又怕孩子哭坏,就百般哄劝。时间一长,孩子会发现通过撒泼、发脾气等任性行为可以达到目的,于是一有机会孩子就会发脾气要挟家长,以满足自己的非分要求。爷爷婆婆们认为这是他们对下一辈的发自内心的爱,但这种爱,是溺爱,这种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证明,越是对孩子溺爱,越是难得孩子的尊重,到后来,孩子们必定会将爷爷婆婆安全不放在眼里,为所欲为。而这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

  过分溺爱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而祖父母的这种行为恰巧与其思想相矛盾。

  2、幼儿身心老龄化的加速

  孩子有着好动的天性。加上幼儿天性喜欢模仿身边的任何事物,老人的言行举止必定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幼儿长时间与老人相处在一起,学习老人的言行举止必定会让幼儿失去其天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而过早走向老龄化。其次,老人的喜静特点使老人通常喜欢带着孩子呆在家中,这样孩子便失去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动作发展的机会,最终使孩子的身心与身体动作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例如:小冰的父母都是商人,他们长期出差或者加班,只好将孩子交于爷爷奶奶照顾。小冰的爷爷奶奶属于"三高"人群。他们通常都呆在家中静养。自从小冰来到爷爷奶奶身边以后,就按照爷爷的嘱咐,天天写写字,看看电视。爷爷奶奶带他外出玩耍。结果导致小冰不爱与同龄的孩子交往,只喜欢一个人在家里呆着。

  3、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亲情隔阂

  孩子与爷爷奶奶长期生活,必然会减少了与父母的相处。这种长期与父母不在一起的生活方式会逐渐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逐渐淡化,生疏。使得父母在子女逐渐长大过后无法与子女真心地进行思想与感情的交流。

  明明的父母在明明三岁的时候离异,明明被送至外婆家生活。明明的父母开始的时候还经常去看望明明。后来他们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便很少来看明明了。过年的时候,明明的父母接明明去他们的新家过年时,明明竟然死死的拽住外婆的衣角哭着说:“外婆,我不要去他们家!”

  4、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的的外界接受能力较差,他们始终坚持陈旧的教养方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思想相对于现今社会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更不会了解现代的教养方式与自己的那一套教养方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是一味的照搬“旧制”,他们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的破坏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兴致勃勃地“破坏”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或者批评。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一辆完好的玩具汽车是不可以被“破坏”的,并且把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当作是一种不良行为。其实这恰恰是孩子探究事物特点的创新行为的表现。因此,在这种陈旧的教养方式中成长的孩子也将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终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激烈的竞争方式。他们会在现代生活中感到力不从心。

  5、祖辈教育意识缺乏和教育方法不当

  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使孩子错失了形成诸如爱劳动、谦让等优秀品质的良机。父母在教孩子知识、满足孩子要求时,往往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个性成长是否有益,能否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祖辈当然也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他们更多注重教孩子认字、数数,却不大意识到应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爱劳动、谦让、照顾别人、坚持性等优良个性品质。当孩子有了最初的劳动欲望(如孩子想扫地、剥豆、抹桌子等)时,他们一方面因嫌孩子碍手碍脚,另一方面因怕孩子累等原因而加以阻止。这样,无形之中打击了孩子的劳动热情,扼杀了孩子的劳动意识。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动手了。当孩子与同伴交往出现纠纷时,祖辈总是从自己孩子的“利益”出发,想方设法为孩子讨回“公道”。比如有一次,我带儿子在楼下草坪上与其他小朋友玩儿,奇怪的是儿子就是不肯与小女孩田田玩,并悄悄地对我说田田是个“坏宝宝”。后来了解到,原来,一天儿子与田田玩耍时被田田推倒了。奶奶对孙子说:“田田是个坏宝宝,我们不跟她玩了。”终于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奶奶高兴地对我说:“今天,涵涵真能干,快告诉妈妈什么地方能干。”“我一把把田田推倒了。”孩子含糊不清地说出他的“成绩”,而且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原来儿子对田田进行了“报复”。“对,就是要比别人厉害,这样以后才不会吃亏。”奶奶补充道。奶奶绝对没意识到,这种“不吃亏”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滋长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

  (二)隔代教育的过程中的隔代教育究竟可取之处

  1、老人拥有充裕的时间陪伴、照顾孩子

  老人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不再需要整天忙于工作。因此,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这使得孩子在生活照料和人生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的保障。也为孩子接受早期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各方面的需要。并且由于不再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老人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因而更有精力和耐心去陪伴、教育下一代。

  2、老人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

  老人已经成功的养育了一代子女,他们拥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他们清楚地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很多方面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知识空白,发挥祖父母的经验优势。例如,有些孩子在小时候学走路的时候,经常会摔跤,不是胳膊摔破了就是额头有撞了一个包。对于这些状况,年轻的父母通常手足无措,或者赶紧将孩子送至医院检查、治疗。有时实在怕麻烦就不让孩子乱跑了。而老人就清楚的知道孩子学走路时摔跤是一种正常现象,孩子摔跤后,马上在孩子的伤口涂抹药膏。我的奶奶就在我摔肿了额头时为我涂抹猪油,效果奇佳。

  3、老人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是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老人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是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力条件。

  4、老人自身有一种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俗话说的好,老小孩,老小孩,人是越老越像个孩子。而在中国的古老文化中也经常出现类似于“返老还童”、“鹤发童颜”的词语来形容老人的童心。老人时常像个孩子一样与自己的孙辈们玩得不亦乐乎。而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50岁的刘维阁就有一颗童心,他希望做所有孩子的知心朋友。两年多的时间他结交了300多位小朋友,创作200余首儿歌,他想把这些儿歌出版,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一次,一位4岁小朋友哭着告诉他说,自己每次戴五指手套都会戴错,妈妈就会批评他。刘维阁一听,琢磨出《手指回家歌》:“小宝宝戴手套,手指回家要看好,大拇指进第一家,它是第一好宝宝;食指进入第二家,家门不要走错了;中指排行是老三,进入三家要记牢……”他还根据小朋友乱丢垃圾的行为,编出儿歌《垃圾筒》:垃圾筒路边站,张开嘴巴大声喊,宝宝果皮别乱扔,丢到我的肚里面。除此以外,还有字谜儿歌、风景儿歌等,儿歌越写越多,喜欢刘维阁。

  5、孩子由老人教养,年轻父母得以解决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事业。

  老人对自己的孙辈喜爱与关怀,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都无法比拟的,这有利于孩子获得情感上的安定和心里上的支持,使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因此,祖辈对孩子的教养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后方基础”。

  6、隔代教育可以缓解老人家的孤寂。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又天真无邪。相反,老人由于晚年过于清闲而郁郁寡欢。如果让孩子与老人在一起生活,可以使老人从孙子孙女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

  7、有学问、有才能的老人教育孩子能达到很好的启蒙教育效果。

  隔代教育中,孩子与有学问、有才能的老人家在一起,自然可以学到知识,坚定信心,树立远大理想。老人对孩子的启发和教导同样能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大脑思维,从而达到较好的启蒙教育效果。

  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外祖母对他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事实表明,祖父母也能把孙子培养成材。能不能带好孩子,关键不在于谁带,而主要在于带孩子者教育思想观念是否科学。

  五、隔代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隔代教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可取之处。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发挥隔代教育的优点从而减少它的弊端呢?

  (一)老人应充分利用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经验丰富等优势,发挥自身的特长,多于孩子沟通,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

  多于孩子聊天。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他们正在积极地学习较为复杂的句式,努力扩充自己的词库。老人可以多于他们聊天,内容尽量丰富多彩,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可以作为聊天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又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带孩子一起参加劳动。

  孩子的父母工作繁忙,老人一般需要负担起做饭以及其他一些家务劳动。这时期如果让孩子也参与进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格,并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同时,在劳动中,只需把任务要求告诉孩子,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至于方法,就让孩子自己去发挥吧!说不定这正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好机会呢!

  2、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对于他们的骨骼生长是非常有好处的。老人可以搬一把小椅子,看着孩子自己在外面拍皮球,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祖孙能够一起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钓鱼等,效果将会更好。

  (二)多与孩子的父母沟通、交谈。

  俗话说: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行未学到。祖辈要想将监护人的工作做好,做称职,不妨放下架子与孩子的父母多进行交流,征求他们对抚养孩子的意见,毕竟彼此在抚养孩子的初衷方面是一致的。另外,祖辈平时也要适当地阅读报刊,关注时事,以人世的姿态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这样,祖辈不仅能抚育出身心合格的孩子,同时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让孩子感受批评

  有些祖辈怕孩子受委屈,不愿意说孩子的不是,造成孩子受不得一点批评。其实,孩子错了,受点批评也是正常。虽然当时孩子的心理难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而孩子通常是吧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他们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如果作为孩子引导者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因为过分的疼爱孩子从而一味的袒护他们,从来都不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对其进行批评。这种状况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将会使孩子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或者习惯都是正确的,接受不了任何批评,那么,这样的孩子在成人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毕竟,别人不会像长辈那样终日宠爱有加。

  (四)不要溺爱孩子。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但凡事都要有个“度”,爱过了头就变成了溺爱,溺爱和放任一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

  不溺爱孩子要做到这样几点:

  1、不搞特殊待遇

  如果时时处处给孩子特殊照顾,有好东西给孩子留着,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在家地位高人一等,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高在上,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

  不轻易满足

  对孩子的要求要慎重考虑,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祖辈总是害怕孩子哭闹,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容易被满足的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2、不包办代替

  很多祖辈担心孩子做不好,于是任何事情都代替孩子做,结果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祖辈喂饭、穿衣、五六岁了还不会做简单的家务。这样的孩子就不会变得勤劳、善良,也缺少同情心和上进心。

  不担惊受怕

  孩子天生是什么都不怕的,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往往是祖辈对孩子过分担忧而千叮咛万嘱咐,导致孩子越来越胆小。如果祖辈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少一点担忧,多一些鼓励,在摔跤后不大惊小怪,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就不会变得懦弱胆怯。

  3、不剥夺独立

  没有祖辈的陪伴就不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别的小朋友玩,孩子一脱离自己的视线就变得十分紧张。这样家长剥夺了独立性的孩子往往就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信心。

  不当面袒护

  很多时候,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有了争执,有的祖辈常偏向、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家庭里,孩子受到惩罚时总有祖辈出来替孩子说好话,时间长了,孩子会把家里的管教轻松的那位当做自己的“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是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是非观念混淆,甚至还可能影响家庭的和睦。

  另外,孩子的父母在隔代教育中也须起到积极的作用。孩子的教养责任是父母无法推却的责任。即使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身心的照顾孩子。但是,父母绝对不能将孩子完全托付给祖辈,从而不管不问。因为父母给予孩子的亲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尽量腾出时间多余孩子相处,多关心一下孩子。即使孩子交与祖辈照顾,无暇照顾孩子。父母也因该主动与祖辈交流,了解孩子的现状。争取与祖辈共同努力合作,将孩子的教养工作做的更加成功。

总结:

  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而今,从种种隔代教育所造成的结果来看,隔代教育是弊大于利。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解决隔代教育的弊端并且发挥它的优点。让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成功的新型隔代教育。这种“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辈相互配合,只有父母与祖辈互相配合、交流,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而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多与孩子交流。提醒家长与祖辈共同努力,将孩子的教育做的更加成功。

【无干货 不分享】欢迎在微信公众号,留言【报名夏令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提供优质的夏令营活动方案,并且免费提供夏令营解答让您的孩子永远比被人优秀!

你想让孩子得到成长吗?

你想让孩子从小就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吗?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吗?

乐淘微信公众号

关注乐淘微信公众号,为您免费提供合适的夏令营主题和夏令营活动路线!

广泛的知名度

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品种多样

营地教育平台,跨多个领域

良好口碑

规模大,效果好,安全第一

退订保障

因特殊情况影响出行,保证退订

乐淘冬夏令营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乐淘冬夏令营 www.letaohuo.com 备案号:沪ICP备1901154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8430号
网站声明:页面中所有涉及枪支均为玩具枪支,仅供夏令营学生训练使用。